close
爵士吉他的下弦枕與民謠吉他構造上最大的不同
除了力木與常見的X型架構完全不同
琴身形狀比較類似於提琴,驅動面板的方式也與提琴一樣
在琴身處固定弦的裝置稱為"拉弦板"
是由金屬製成的零件固定在尾釘的位置Tail block上
弦再一條條固定在這塊拉弦板上
不像民謠吉他那樣弦是穿過琴橋(無弦釘)或穿過琴橋與面板(有弦釘)
爵士吉他的琴橋與下弦枕沒有黏在面板上,是可以自由移動的!
衍生的問題就是琴橋位置有偏差,就容易走音
這次的案例由於面板有嚴重的凹陷變形
使得弦高大幅下降,即使下枕調到極限高度還是不夠,也容易打弦
以及面板與琴橋產生大的縫隙損失了許多共嗚
故決定重新製作一塊下枕,面板下陷與琴橋密合校正後損失的高度也一次補足
原廠的下枕已被弦切出了深度
兩個高度調整螺也高到琴橋快飛出去了
琴橋的縫隙相當大
取一塊木紋直密的玫瑰木
定位好螺絲孔後大略成型
抓取指板弧度
將下枕頂面修至與指板一樣
粗胚完成
製作八度音角,拋光
校正琴橋密合
指板保養前
閃閃惹人愛
由於琴橋兩翼已經有點薄了,剩一點點中間的縫就留作紀念吧
將琴橋銼出六條弦的淺溝讓弦不會滑來滑去
完成
繼續揮灑青春吧!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