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Martin】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HD-28

【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HD-28

【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HD-28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更換海象牙上,下枕} Custom Sho

【Martin】{更換海象牙上,下枕} Custom Sho

⚠️案主敘述⚠️

◾️ 弦高略低,共嗚略為減損

◾️ 需安裝下枕式拾音器,希望保留原廠弦枕,以重製的打磨高度

◾️ 選用海象牙原胚材料

⚠️診斷⚠️

◾️ 因琴主的右手觸弦、指力偏大,縱使這把已是Martin吉他萬中選一好按的琴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重製牛骨下枕}{琴橋幾何校正} D28 A

【Martin】{重製牛骨下枕}{琴橋幾何校正} D28 A

⚠️案主敘述⚠️

◾️ 下枕嚴重前傾,雖音準無明顯影響但外觀上看著不踏實

◾️ 弦距(高)太高,手感不佳

⚠️診斷⚠️

◾️ Martin復古式的Long Saddle相較於現代多數吉他的設計,長度長很多

此種設計對於琴橋的抗拉性有顯著的減低,更甚者琴橋會延著下枕槽開裂

◾️ 化石象牙材質的下枕較牛骨軟,弦枕槽被過大的扭距(Break Angle)往前頂開後

弦枕也順勢跟著歪斜

◾️ 此琴並無Truss Rod,是採用當年份的T-bar做琴頸加固,故無法調整日久變大的琴頸曲度(Neck relief)

唯有將下枕更換後順便降低弦距(高)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原胚製牛骨下枕}{拾音器線路重整} D41

【Martin】{原胚製牛骨下枕}{拾音器線路重整} D41

【Martin】{原胚製牛骨下枕}{拾音器線路重整} D41

⚠️案主敘述⚠️

◾️ 因升級現有的K&K拾音器,而拆卸舊有的下枕式拾音器後因弦高不足,

   一併重製下枕後覺得高音不見了,聲音也變悶手感不佳

◾️ 重製下枕後一年多來覺得手感變差了

⚠️診斷⚠️

◾️ 以案主所在北部的地理位置與琴盒、琴身上淡淡的霉味研判經過了長時間的受潮

   受潮是造成手感漸漸變差與聲音變悶的主因之一

◾️ 下枕頂面弧度混亂也是造成手感不佳的原因

   底部不平整也使共嗚不能良好且完整的傳遞進面板

◾️ 除了舊有拾音器遺留的固定零件之外,現有拾音器的內置前級更貼實了在背板上

   大幅吸收了背板的震動,以致不能很好的參與共嗚

   以及雜亂的線路與固定位置也有不等的吸收共嗚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琴橋開膠 LXM

【Martin】琴橋開膠 LXM

⚠️案主敘述⚠️

◾️ 面板膨脹,手感變差

⚠️診斷⚠️

◾️ 琴橋已全然開膠,弦拉力集中在弦釘猶如撬棒向上頂出面板

   需整平面板並重新黏合。

📌 由於Little Martin系列全琴身使用的是HPL材質(高壓複合板),

  簡言之就是種不透水的非木材材質

  這種材質的好處自然是......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更換牛骨上下枕}{雜音處理} D-42 C

這次案主帶著比較高階的Martin專程南下處理困擾他已久的雜音問題

輔將琴接過手撥弦的那一刻,就聽出似乎不只是雜音的問題

整個共嗚的通透度,傳導性,音量與泛音都不是這個等級的琴該有的表現

經驗的直覺判斷應是出現在上下枕做工的關係

果不其然不用細看就一堆問題啊……客倌且看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琴橋開膠} SS-GP42-15 (下)

續上集【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SS-GP42-15 (中)

又過了好一陣子,案主發現琴橋有隆起與開膠的狀況

一般來說開膠容易發生在琴橋最邊角的兩翼部位

裂縫都沒有延伸進到弦釘處之前我都會建議不必急著處理,先繼續觀察開膠範圍與面板隆起狀況就好

若無事則無事,若有漸漸漫延再來處理就好

但是Martin與taylor琴橋的不同之處在於接合方式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SS-GP42-15 (中

接續上集【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SS-GP42-15 (上)

過了一陣子案主想把壓電式拾音器拆掉,下枕自然就會變低

同樣的在高階琴上,任何會減損共嗚的細節都是不能忽視的

畢竟到了這個等級的琴,換弦枕的工夫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卻會帶來極為明顯的影響,包括心情!!

重製一個下枕依然是唯一選擇,這也是木吉他簡單卻又複雜的迷人之處呢!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階琴或具有紀念價值的琴,從選材、設計、裝飾乃至設定都有其獨特性

但是matin的琴一向對手感不太友善,怎麼辦呢?

我會首先建議維修的核心價值:維持原樣

既然要磨下枕,那就仿製一個再磨吧

哪天琴出了問題要做比對,或要轉手之時即可一秒恢復原廠設定!

【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SS-GP42-15 (上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Neck reset}{力木脫膠} 000

續上篇【Martin維修】{弦高設定} D-18 Authentic 1939

談到Martin的老毛病,若琴頸狀態是不健康的,下枕又磨到底了

一般很常遇到把Truss rod硬轉到底來勉強平衡一下的做法

但是這麼做對於中高把位的改善很有限,還會使中低把位的打弦機率大幅提高

因為Truss rod的功能並不是用來降低弦高(調弦距)的

這時能做的除了面對他接受他,就剩下2個選項: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弦高設定} D-18 Authentic

曾有人問我:為什麼你鐘愛馬丁呢?

我說,因為他經典、深植人心、歷史悠久、更經得起時間考驗

「那你為何不喜歡城堭廟呢?」

-----------

「Martin」向來是木吉他的代名詞

不但是當今歷史最悠久的品牌,更是制定了現行最普及的製琴規格

但畢竟馬丁的全盛時期那個年代,藍草(bluegrass)和鄉村(country)是當時最為盛行音樂類型

因應大量Flatpicking和Fingerpicking的彈奏需求,弦高自然要保留的多一些

才能有強大的顆粒、動態,爆炸般的共嗚又不致打弦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更換牛骨下枕} 3 Cherry

這是很有趣的案子,琴主接手他時覺得音色普通

操了三個月後覺得共嗚有開了,但高音就是弱弱的

其中手感也說不上哪裡怪,還有隨機的打弦

詢問前任琴主才知道下枕是有請人重做過的,但狀況似乎沒有很好

檢查之下發現下枕底部是很不平的,高音的共嗚都獻給空氣

磨平後測試高音正常多了,但原本就不太夠的弦高又更低了

索性選用品質上好的牛骨重做一個,拉回正常的高度打弦也能獲得改善

果然細節很是重要啊!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困難斷頭維修} Martin 000C-1

未命名-1-01.png

繼上篇可喜可賀的斷頭維修,這次的斷法就屬難度很高的狀況了

判斷維修難度高低的關鍵就是「斷裂面的面積」

上圖上方由於裂痕角度大且平行於琴頸的木紋方向

無論琴頭是完全分離還是琴頭片還連接著

直接黏回後不會再斷的機率很高

但是圖下方就不同了,裂痕角度非常小且垂直於木紋方向

這種斷法可以接著的面積非常小,木材橫斷面更是膠合鍵結力最差的部位

且通常併發被撕裂又分叉的木纖維,造成接合面的不平整

為了要穩固能支撐六條弦強大的拉力,維修難度就大大提高了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更換牛骨下枕}{K&K脫落}{琴橋裂縫}

Martin復古形式的下枕比起標準型

不僅長度較長,兩緣也會跟著琴橋兩翼的形狀走

最重要的是,復古形的琴橋,下枕通常是黏死的

這會使得想要降低弦高變得很傷腦筋,無法輕易的拆下來打磨

且打磨底部後兩緣的形狀也會與琴橋兩翼有落差

使的外觀不美麗。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ReBridge}{八度音校正} Mart

前情提要{Neck Reset}:

------------------

2 琴橋已磨太低需更換 (Re-Bridge)

所以最快的弦高解決方案就是把下弦枕(saddle)磨低,

磨到快不見後就再磨琴橋(Bridge)讓下枕露出來。

如此反覆幾次之後會發現沒有空間可以磨了,

也產生了幾個副作用:

a. 弦與面板太近造成彈奏的困難,尤其無名指撥弦時容易先撞到面板

b. 因磨低下枕改變了弦壓角(Break Angle)使音色減損

c. 因磨低琴橋改變了琴橋本身的強度與質量,進而改變了面板的震動模態

------------------

市售的半成品琴橋在弦枕長度、弦釘間距乃至整個琴橋的外形

因20多年前的製作工藝在規格上與現在有一點點不同

所以無法便宜行事的使用半成品的琴橋零件直接做更換

因為這一點點的誤差會導致截然不同的手感

而此次案例半成品琴橋的覆蓋面積較小

面板未上漆的琴橋接合面會露出來跟你say哈囉!

故使用粗胚原料來仿製會最接近原有的規格

盡量減少任何可能的數據偏差而有遺珠~~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Neck Reset}{Refret}{更

【Martin】{Neck Reset}{Refret}{更

是的,馬丁的老問題就是手感對於彈奏者的負擔較大,

尤其是老馬丁,雖然新的馬丁的狀況也相近不遠,

共通點就是能調整的空間都不算很夠。

私心認為原廠是為了音色(tone)考量,

否則弦高太低共嗚會明顯減損,

但是在台灣的氣候影響下,木材的變化使得手感更加不友善!

 

老琴的聲音自然不用多說,不可多得且獨一無二,

但是任何的樂器無論再怎麼小心使用,

在時間的推移下都是需要適當保養與維修的,

否則一把難以彈奏的琴無法讓人盡情揮灑,也就可惜了陳年好聲音。

 

然而老琴會有老琴必然面臨的問題,

諸如各種因歷任琴主的使用與保養保存所造成的耗損與變形,

和許多維修師的傑作與其產生的副作用,

這次的案例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手感變好,

但是很多的併發症讓這個目標變得相當困難,

以致這把獨特的橢圓響孔馬丁普遍得到的評價是:

"聲音很好,但太難彈了!"

就這樣被轉手與塵封了數年。

 

現在你可以再戰數十年了!!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 {更換駱駝骨上下弦枕&弦釘} Martin

這次要將整把琴的上、下弦枕和弦釘都換成駱駝骨啦~
比起牛骨整體偏乳黃色,並帶有骨質紋理深淺不一的色澤,骨質密度更高所以打磨起來也特別費力!

在材質特性方面因駱駝骨較牛骨更硬些,所以會帶來更直接的共嗚響應

直白的說就是...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rtin】{琴頭片開裂} Martin GPCPA1

高階琴的防潮保護是必要的,但濕度過低反而會造成結構上的損壞!

主人非常愛護這把Martin,平時都放在吉他專用的防潮箱裡,

但一不注意濕度調個太低並持續使用一段時間,有天突然發現琴頭貼皮開口笑了~~~

人待在空調房裡的乾燥感(低濕度),或下雨天前的悶熱(高濕度)都會覺得不舒服,吉他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一般對吉他來說濕度最好維持在50%~60%之間,低到45%或高到65%都算是還可以接受的極限,

再低或再高對吉他都會造成不同狀況的不良影響;好加家只有琴頭貼皮開裂而已,結構部份無恙。

文章標籤

阿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