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已經聽過許多許多遍了,我喜歡在不需集中耳力的工作狀態中播放著跟吉他有關的純音樂,江湖稱”Fingerstyle”,”吉他演奏”,”指彈音樂” 隨你喜歡的稱呼,指的都是同一件事 - 一把吉他,一個人彈,不再加入別的聲音。在緊湊的家事、工作兩頭燒到一個段落後,近來總算得以靜下心來翻翻專輯內頁,重新面對面的品味這張專輯。
圖片轉載自"張仲麟 Chung Lin"粉絲頁
其實已經聽過許多許多遍了,我喜歡在不需集中耳力的工作狀態中播放著跟吉他有關的純音樂,江湖稱”Fingerstyle”,”吉他演奏”,”指彈音樂” 隨你喜歡的稱呼,指的都是同一件事 - 一把吉他,一個人彈,不再加入別的聲音。在緊湊的家事、工作兩頭燒到一個段落後,近來總算得以靜下心來翻翻專輯內頁,重新面對面的品味這張專輯。
圖片轉載自"張仲麟 Chung Lin"粉絲頁
今天有幸受到
彥作吉製工事 Yen Guitars的邀請一同欣賞翻面映畫 / B-side Film的音樂電影「製琴師與他的琴人」高雄特映場,
果不其然製琴界的前輩們都紛紛現身了,身為只是碰到製琴界邊邊,資歷與作品數量都最資淺的小弟我實在緊張的手足無措,立正站好。
彥作吉製Terry師
⚠️案主敘述⚠️
◾️ 弦高過高,彈起來過份辛苦,音色很棒卻不易演奏
◾️ 在國外琴行購得的二手琴,並不清楚經過幾次維修
⚠️診斷⚠️
◾️ 琴身幾何在常年弦拉力下有一定程度變形,但更多問題在於維修或製作時即存在
◾️ 下枕過於矮扁已無空間可磨低,下枕槽內的鐵釘使得磨低琴橋變得不可行
◾️ 尚不明瞭此琴的接柄(joint)方式,案主亦不希望做neck reset
◾️ 因fret長年磨損(或製作時整平過多),評估後採用大幅磨低低把位的指板
以"類Neck reset"的方式降低弦高,並抬升下枕高度以回復共嗚,縱使會有些許副作用
但已是目前對琴的改動最小、演奏性能的改善最大且案主最滿意的解決方案
“請問你是有絕對音感嗎?”
此謬讚是許多琴友在看完這個動作後的評價。
⚠️案主敘述⚠️
◾️ 因彈奏習慣將面板敲裂,擔心會持續惡化
◾️ 拾器音線部雜亂需要重線
⚠️診斷⚠️
◾️ 案主為職業演奏樂手,需要琴來配合人的彈奏習慣
但經常敲擊的位置為吉他的脆弱點之一,再者面板為較雲杉(spruce)軟脆的紅松(Cedar)
以木片補強敲擊處是較為安全的做法,然而犧牲一些低頻乃必要之惡,換來往後可以放心敲
◾️ 拾音器除了吸盤必需固定在面板內側之外,其它走線需盡量避開面背板
為了線路整潔與使用方便,案主意屬將被動式的兩個拾音器(吸盤、Sunrise)做單一Jack的Stereo輸出
⚠️案主敘述⚠️
◾️ 自己嘗試做過前5格refret,但覺得手感與顆粒感不夠好,想全部重做
◾️ 空弦些微打弦
⚠️診斷⚠️
◾️ 案主的Fretwork有幾點問題:
1Fretend沒有確實收邊,會割手
2頂面的弧面不一致,以致每格音色顆粒與音準不一致
3Fret leveling沒有確實做好,以致音色有些正常,有些扁掉
◾️ 原廠的Fretwork已經消耗掉大半Fret原有的高度,音色稍悶、顆粒混濁
⚠️案主敘述⚠️
◾️ 下枕嚴重前傾,雖音準無明顯影響但外觀上看著不踏實
◾️ 弦距(高)太高,手感不佳
⚠️診斷⚠️
◾️ Martin復古式的Long Saddle相較於現代多數吉他的設計,長度長很多
此種設計對於琴橋的抗拉性有顯著的減低,更甚者琴橋會延著下枕槽開裂
◾️ 化石象牙材質的下枕較牛骨軟,弦枕槽被過大的扭距(Break Angle)往前頂開後
弦枕也順勢跟著歪斜
◾️ 此琴並無Truss Rod,是採用當年份的T-bar做琴頸加固,故無法調整日久變大的琴頸曲度(Neck relief)
唯有將下枕更換後順便降低弦距(高)
⚠️案主敘述⚠️
◾️ 因升級現有的K&K拾音器,而拆卸舊有的下枕式拾音器後因弦高不足,
一併重製下枕後覺得高音不見了,聲音也變悶手感不佳
◾️ 重製下枕後一年多來覺得手感變差了
⚠️診斷⚠️
◾️ 以案主所在北部的地理位置與琴盒、琴身上淡淡的霉味研判經過了長時間的受潮
受潮是造成手感漸漸變差與聲音變悶的主因之一
◾️ 下枕頂面弧度混亂也是造成手感不佳的原因
底部不平整也使共嗚不能良好且完整的傳遞進面板
◾️ 除了舊有拾音器遺留的固定零件之外,現有拾音器的內置前級更貼實了在背板上
大幅吸收了背板的震動,以致不能很好的參與共嗚
以及雜亂的線路與固定位置也有不等的吸收共嗚
⚠️案主敘述⚠️
◾️ 手感不佳以致彈奏困難,下枕雖有足夠高度可供打磨但不想為了降低弦高而減損共嗚
◾️ 在手感舒適的前提下希望保留至少原廠弦枕高度的扭距(Break Angle)
⚠️診斷⚠️
◾️ Neck angle已嚴重走位,15格後的指板區域已明顯被拉離面板
◾️ 由琴踵heel處的補土研判是經過品質不良的Neck Reset才又致使復發
⚠️案主敘述⚠️
◾️ 面板膨脹,手感變差
⚠️診斷⚠️
◾️ 琴橋已全然開膠,弦拉力集中在弦釘猶如撬棒向上頂出面板
需整平面板並重新黏合。
📌 由於Little Martin系列全琴身使用的是HPL材質(高壓複合板),
簡言之就是種不透水的非木材材質
這種材質的好處自然是......